繪圖:劉陽
□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劉迅 通訊員 高琛琛 薛源 實習生 閆佳瑤
還沒到一年中最熱的“三伏天”,武漢的高溫天氣已經開始“發威”,讓人悶熱難受。對于寶寶來說,夏季少不了一場“痱子大戰”。連日來,極目新聞記者走訪發現,市場上各種爽身粉、痱子粉又開始熱銷,部分產品選擇玉米粉、松花粉等替代成分,號稱對寶寶更友好。
7月5日,武漢兒童醫院專家提醒,從安全性、有效性來看,不建議家長將粉質產品作為寶寶防痱的首選,尤其是全身大量撲粉,對寶寶脆弱的呼吸道來說存在健康隱患。
夏季家長愛給娃用爽身粉
近來,在武漢兒童醫院皮膚科門診,熱出痱子的寶寶明顯增多,且大多是兩三歲以內的小寶寶。該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盧靜靜發現,娃長痱子后,不少家長首選的就是爽身粉、痱子粉。
男寶康康(化名)剛滿半歲,是家里的二寶。上周末,一家人帶著他和4歲的哥哥出門遛彎,直到晚上才回家。洗澡時,媽媽發現康康的皮膚上出現紅疹,尤其是脖子、肚皮、手臂、大腿根處的丘疹密集成片。
奶奶擔心孫子熱出了痱子,便翻出家里的爽身粉,在康康洗完澡后將他全身上下撲滿厚厚一層痱子粉,尤其是皮膚皺褶處,希望保持皮膚干爽。但沒一會,康康連打幾個噴嚏,這才引起了媽媽的注意。直到幾天后刷育兒博主的視頻,媽媽才看到“不推薦給寶寶用爽身粉”的觀點,她腦子里有諸多疑問,“我們以前小的時候用爽身粉,怎么現在反而不推薦了?”
一到夏季,各種爽身粉占據各大商超、網店。連日來,記者走訪發現,受到傳統使用習慣影響,眾多爽身產品中,粉質產品仍是家長的最愛,銷量占據嬰幼兒夏季產品的“半壁江山”,一些主打“安全”的玉米粉、松花粉等替代產品,號稱“更適合寶寶的嬌嫩肌膚”。相比之下,水劑類、乳霜類產品的銷量則不如粉質產品受歡迎。
抹粉并非寶寶防痱首選
對此,武漢兒童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盧靜靜表示,保持寶寶皮膚干爽的方法有很多,痱子粉、爽身粉并非首選,不建議家長給寶寶使用。
現在的兒童爽身粉,相比以前的傳統痱子粉來說,粉質的確細膩了很多,但很多家長沒有留意到,在給孩子擦粉時,可能帶來揚粉問題。“如果爽身粉被寶寶從鼻腔吸入,對幼嫩的呼吸道來說或多或少有影響。”盧靜靜表示,一般爽身粉多用在寶寶的皮膚皺褶處,如腹股溝、頸部、腋下等部位,但嬰幼兒新陳代謝快,這些部位又容易出汗,爽身粉遇到汗液后可能會結塊,這樣反而增加了皮膚的摩擦,甚至會堵塞毛孔,阻止汗液排出。
家長想保持孩子干爽,預防痱子的方法有很多。盧靜靜建議,要注意保持室內通風涼爽,以減少出汗和利于汗液蒸發;天氣炎熱時提倡使用空調,室溫控制在25℃-27℃對孩子來說是比較適宜的,可減少痱子等皮膚病的發生;如果寶寶大汗淋漓,家長要及時擦干汗水換衣服、洗澡,保持皮膚清潔干燥,洗澡水溫在34℃至36℃之間較為合適。此外,1歲以內的小寶寶,如果大人長時間抱在懷里,散熱不暢,也容易捂出痱子,建議家長鍛煉寶寶在涼爽通風的搖籃里玩耍。
寶寶夏季如果出汗不多,一天洗浴1至2次;如果戶外活動出汗較多,在出汗較多的部位,可用溫水清洗干凈后擦干再外涂爐甘石洗劑;如果出現皮膚破潰,不能用爽身粉直接撲。家長應注意的是,清洗次數頻繁,對寶寶皮膚皮脂層也會有破壞,洗完澡擦干后,最好給孩子涂抹清爽型的乳霜,再換上寬松的薄棉布衣服。皮膚有褶皺的地方,注意用衣服將肉隔開。